重庆市测绘管理条例(2010修正)
之一章 总则之一条 为加强测绘管理,规范测绘活动,建立统一的测绘市场,促进测绘事业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测绘活动及管理,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主城区的测绘工作。区县(自治县)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测绘工作的监督管理。
市和区县(自治县)人民 *** 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相关的测绘管理工作。第四条 市和区县(自治县)人民 *** 对在测绘科学技术创新和应用方面做出显著成绩以及有效保护、维护测量标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第二章 测绘基准与基础测绘第五条 在主城区范围内从事测绘活动,使用重庆市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黄海高程系统。
其他地区确需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的,应当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并应经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第六条 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市有关部门编制下列基础测绘规划,经市人民 *** 批准,并报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由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一)全市一比一万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制、更新和相应尺度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
(二)主城区一比两千、一比一千、一比五百比例尺地形图测制、更新和相应尺度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
区县(自治县)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全市基础测绘规划和本地区实际情况,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地区的基础测绘规划,负责测制、更新本地区一比两千、一比一千、一比五百比例尺地形图,并建立相应尺度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经区县(自治县)人民 *** 批准,报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组织实施。第七条 市和区县(自治县)人民 *** 应当把基础测绘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所需经费纳入同级人民 *** 财政预算。
市和区县(自治县)发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基础测绘规划,会同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基础测绘年度计划,并分别报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八条 建立基础测绘成果定期更新制度。
一比两千、一比一千、一比五百比例尺地形图三至五年更新一次,一比一万比例尺地形图五至十年更新一次。
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及重大工程急需的基础测绘成果应当及时更新。
本市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控制网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定期维护更新。第三章 界线测绘和其他测绘第九条 乡、镇行政区域界线的标准画法图由市民政行政主管部门和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共同拟订,报市人民 *** 批准后公布。第十条 市和区县(自治县)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级人民 *** 批准的城市地下管线普查、资料更新和成果汇编规划和实施计划,做好城市地下管线的普查、资料更新和成果汇编工作,保障城市地下管线成果资料的完整性和现势性。
市和区县(自治县)人民 *** 的有关部门应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助同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城市地下管线的普查、资料更新和成果汇编工作。
建设单位敷设和更新城市地下管线,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在开工前进行放线验线,覆土前进行竣工测量。第十一条 市和区县(自治县)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国土资源和房屋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籍测绘规划。第十二条 测量土地、建筑物、构筑物和地面其他附着物的权属界址线,应当按照市和区县(自治县)人民 *** 确定的权属界线的界址点、界址线或者提供的有关登记资料和附图进行。权属界址线发生变化时,有关当事人应当及时进行变更测绘。第十三条 建设领域的工程测量,与房屋产权、产籍相关的房屋面积测量,水利、能源、交通、通信、资源开发和其他领域的工程测量,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的测量技术规范进行。第十四条 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应当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第四章 测绘资质资格第十五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测绘资质证书后,方可从事测绘活动。第十六条 申请甲级测绘资质的,按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测绘资质管理规定》办理。
申请乙、丙、丁级测绘资质的,应向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测绘资质申请表;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三)法定代表人的任命或聘任文件;
(四)符合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测绘资质分级标准》中规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的证明材料;
(五)测绘技术、质量保证体系和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管理制度的证明文件。
申请测绘资质的单位应如实提交前款规定的材料,并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住宅用地勘测,测绘资质丙级能不能农村建房子?
可以,农村建房子不需要资质,只要有宅基地的农民想建房子,自己出钱找人建造就行,当然占地规模和建筑规模要符合当地的要求。至于你说的勘测、测绘资质,那只是一种勘测方面,也就是从事地质测绘,放线定位、测量绘制地形图方面的资质,不是设计和施工资质。
房产测绘工作主要内容有哪些
不动产测绘 工作
。
不动产测绘是测绘学科的重要部分房屋土地测绘资质,其测绘成果具有法律效力,按行业来看,从事不动产测绘与管理的部门和人员最多。不动产测绘所采用的理论、技术与 *** 和工程测量学的基本相同。
中文名 不动产测绘 外文名 Real estate surveying and mapping 别 称 地籍测绘 归 类 测绘学科
测绘有那些证或考
工程测量员,摄影测量员,不动产测绘员,大地测量员
初级,中级,高级, *** ,高级 ***
概念
不动产(俗称房地产)是指具有权属性质的地块和其上建筑物的总称。不动产与地籍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不动产测绘一般称地籍测绘。地籍有地理性功能经济功能、产权保护功能、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功能、决策与管理功能。按发展阶段可划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按特点和任务可划分为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初始地籍是指在某一时期内,对其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进行全面调查后,最初建立的册簿和地籍图。日常地籍是对土地分布、数量、质量、权属及其利用的动态变化进行修正和更新。按土地的分布可划分为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城镇地籍的对象是城镇,农村地籍的对象是城镇郊区及农村。前者一般采用1:500的大比例尺地籍图,后者一般采用1:2000 比例尺的地籍图。
地籍调查
地籍调查是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进行的技术性工作。地籍调查的内容主要有: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等级调查和房产调查。地籍测量是地籍调查的最重要的技术手段。地籍调查应遵循以下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符合地籍管理的原则房屋土地测绘资质;符合多用途的原则;符合国家土地、房地产和城市规划等有关法律的原则。地籍调查的程序包括调查准备,调查的组织方案和技术方案,收集资料,外业测量,内业工作,检查验收和成果整理。
地籍测绘
地籍测绘主要包括地籍控制测量、界址点测量和地籍图测绘。其技术与 *** 与工程测量学中的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基本相同。
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布设的原则,可分为基本控制测量和加密控制测量。基本控制测量分一、二、三、四等,可布设相应等级导线网和GPS网。地籍控制网的建立 *** 与工程控制网的相同,可采用常规地面测量 *** 、卫星定位 *** 以及卫星和地面测量技术的综合 *** 。
界址点测量
界址点是宗地的轮廓点。界址点坐标的精度可根据测区土地经济价值和界址点的重要程度加以选择。在房屋土地测绘资质我国,对界址点精度的要求也分为不同等级,更高为±5cm。界址点测量 *** 可采用工程测量学中的各种测量 *** ,也可用摄影测量 *** 。
地籍图测绘
地籍图是按一定的投影 *** 、比例关系和专用符号描述地籍及有关地物、地貌要素的图,是地籍的基础资料之一。地籍图覆盖整个国土,具有国家基本图的特性。
房产图测绘
房产图是全面反映房屋基本情况和权属界线的专用图件,也是房产测量的主要成果。按管理需要,分为房产分幅平面图(简称分幅图)、房产分宗平面图(简称分宗图)和房产分户平面图(简称分户图)。
房产分幅平面图
房产分幅平面图是全面反映房屋及其用地的位置和权属等状况的基本图,是测制分宗图和分户图的基础资料。分幅图可以在已有地籍图的基础上加房产调查成果 *** ,也可以以地形图为基础测制,还可以单独测绘。分幅图,上主要标示的地籍要素和房产要素有:控制点、行政境界、宗地界线、房屋.房屋附属设施和房屋维护物、宗地号、幢号、房产权号、门牌号、房屋产别、结构、层数、房屋用途和用地分类等。
分宗图
分宗图是绘制房产权证附图的基本图。分宗图是分幅图的局部图件,其坐标系与分幅图的坐标系一致。比例尺可根据宗地图面积的大小和需要在1:100~1:1000之间选用,可在聚酯薄膜上测绘,也可选用其房屋土地测绘资质他图纸。分宗图的测绘精度一般要求是分宗图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不超过0.5mm。
分户图
分户图是在分宗图的基础上绘制局部图,以一户产权人为单位,表示房屋权属范围内的细部图,以明确异产毗邻房屋的权属界线,供核发房屋产权证的附图使用。
面积量算
地籍测量中的土地面积量算是一种多层次的水平面积测算。例如:一个行政管辖区的总面积、图幅面积、街坊面积、宗地面积、各种利用分类面积以及土地面积的汇总等。土地面积量算 *** 有两种,即解析法与图解法。
解析法是根据实测的数值计算面积的 *** ,主要是坐标法,即按地块边界拐点的坐标计算地块面积。其坐标可以在野外直接实测得到,也可以是从已有地图上图解得到,面积的精度取决于坐标的精度。当地块很不规则,甚至某些地段为曲线时,可以增加拐点,测量其坐标。曲线上加密点越多,就越接近曲线,计算出的面积越接近实际面积。
变更测量
变更测量包括地籍变更测量、日常地籍测量、界址变更测量和界址的恢复与鉴定。
地籍变更测量
地籍变更测量是指在完成初始地籍调查与测量之后,为适应日常地籍测量的需要,使地籍资料保持现势性而进行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土地利用现状的变更调查。地籍变更的内容主要是宗地信息的变更,又包括更改和不更改宗边界地信息的变更两种情况。地籍变更测量包括地籍变更申请、地籍变更测量准备、变更地籍要素的调查和变更登记等流程。变更测量后,应遵循用高精度资料取代低精度资料,用现势性好的资料取代陈旧资料的原则,对有关地籍资料包括宗地号、界址点号、宗地草图、地籍调查表、地籍图、宗地图及其面积以及房屋的结构、层数、建筑面积等作相应的变更,做到各地籍资料之间的一致性、规范性和有序性。上述地籍变更完成后,才可履行房地产变更手续,在土地登记卡或房地产登记卡中填写变更记事,然后换发土地证书或房地产证书。
日常地籍测量
日常地籍测量主要针对的是未登记发证的土地或房地产的地籍测量。内容包括:土地出让中的界址点放桩和 *** 宗地图;房地产登记发证中的地籍测量;房屋预售调查和房改的房屋调查;工程验线;竣工验收测量;征地拆迁中的界址测量和房屋调查。
界址变更测量
界址变更测量是在变更界址调查过程中,为确定变更后的土地权属界址、宗地形状、面积及使用情况而进行的测绘工作。界址变更测量包括更改界址和不更改界址的界址变更测量,其中又分原界址点有坐标和没有坐标两种情况。它包括界址点检查和变更测量两个步骤。
界址的恢复与鉴定
界址点埋设有界标,若界标因人为的或自然的因素发生位移或遭破坏,需及时恢复。恢复界址点的放样 *** 同工程测量学中的 *** ,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和各种交会法。
依据地籍图或界址点坐标成果在实地确定土地界址是否正确的测量工作称界址鉴定。通常是在实地界址存在问题或者双方有争议时进行。如有坐标成果,且附有地籍控制点时,可采用坐标放样的 *** 鉴定。鉴界测量结果核对无误后,要报请土地主管部门审核备案。
发展历史
我国和埃及、希腊、罗马等文明古国都存在古老的地籍记录。当时的地籍是一种以土地为对象的征税簿册,这也就是税收地籍阶段。到了18世纪,土地利用更加多元化,出现了农业、工业、居民地等用地类型。测量技术的发展,使地块的精确定位、面积计算和图形描述成为可能。地籍的内容包含了土地及其上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和利用类别。19 世纪,出现了城市地皮紧张和土地交易兴隆的状况,产生了在法律.上保护产权的要求,地籍又担当起产权保护的任务,产生了产权地籍。进入20世纪,由于人口增长及工业化等因素,地籍涉及房地产管理、土地开发整理、法律保护、财产征税等各种规划设计和 *** 决策,于是形成了多用途地籍。 [1]

农村宅基地测绘公司是 *** 单位吗?
是。
国土资源管理局和房屋管理局都有测绘大队房屋土地测绘资质,都有资质依法对房屋进行测量房屋土地测绘资质,房屋土地测绘资质他们都是正规的测绘单位,属于事业编制。


获取资料
顾问电话
评论已关闭!